日光溫室降低放熱速度的途徑和辦法
2019-08-12 來自: 青州鑫水溫室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346
日光溫室降低放熱速度的途徑和辦法
日光溫室獲得能量的關鍵取決于采光的合理設計,而儲存能量的關鍵則取決于保溫設計的好壞。在具體設計中要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1.采用異質復合結構的墻體 日光溫室的前墻和后墻盡量采用異質復合
板,內墻選用塊石或磚塊等吸熱系數大的材料,能增強墻體載熱能力,白天吸熱,夜間放熱。外墻采用空心磚或建造夾心墻等隔熱性能好的材料及導熱系數小的材料;內外墻用黏土磚砌筑,中間填充珍珠巖或爐渣。內墻用塊石砌筑,墻外堆砌沙石保溫層。后屋面采用木板、成捆草秸,用草泥封裏,有利于保溫蓄熱。
2.覆蓋良好的保溫材料 前屋面覆蓋的薄膜由于白天太陽輻射透過快,熱量散失慢,而夜間散熱極快,僅僅依靠薄膜保溫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加強保溫覆蓋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日光溫室不加溫,在冬季也生產喜溫蔬菜的關鍵措施。一般覆蓋5厘米厚的保溫棉被,極端低溫季節棉被上還要加一層棚膜二次覆蓋,可增強保溫效果。
3.減少地中橫向傳導散熱 日光溫室地中傳熱過程中熱量的散失主要在前底角下的橫向傳導散熱,減少地中橫向傳導散熱的有效措施是在前底角外挖寬30厘米、深40厘米的防寒溝,填人馬糞、作物秸稈或20厘米厚的泡沫塑料板,以減少土壤熱量的橫向傳導損失。
4.減少縫隙散熱 嚴寒的冬季,日光溫室的內外溫差很大,很小的縫隙在大溫差條件下,也會形成強烈對流熱交換,導致大量散熱。特別是靠門的一側,管理人員出入、開閉過程中縫隙放熱是不可避免的,應當設置作業間,室內靠門處用薄膜間隔緩沖帶,減少縫隙散熱。主要的是墻體、后屋面建造都要無縫隙,前屋面覆蓋薄膜,不用穿孔的壓膜方法,在不放風時成為密閉狀態,后屋面與后墻交接處、前屋面薄膜與后屋面交接處都不宜有縫隙,前屋面薄膜發現破洞要及時粘補,空心磚、黏土磚只可筑墻,墻面應該抹灰,嚴防縫隙散熱。